热烈祝贺许迅教授获吴杨奖
上海视觉健康中心 沪眼
第二十一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颁奖典礼暨报告会昨日在京举行。14位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优秀工作者秉持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及其在各自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荣获该奖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PI、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技术中心)主任许迅获临床医学领域奖项。
许迅简介及贡献
许迅,眼科临床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委暨眼底病学组组长,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他致力于致盲性眼底病防治及研究,主持完成科技部“精准医学”等十余项国家级课题。领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荣誉,发表SCI论文180余篇,二项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指南。他投身青少年近视防控和防盲工作,兼国家卫健委防盲技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和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副团长。
主要学术贡献
一、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DR)“代谢记忆”新机制,创新手术策略,建立三级防治“中国模式”:DR是工作人群首位致盲眼病。许迅教授对早中晚期DR实施干预,显著提高治疗有效性。①建立社区DR眼健康档案,研发人工智能系统筛查早期患者。②发现DR“代谢记忆”现象新机制。针对新靶点干预,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抑制DR进展率达83.4%。③建立抗VEGF辅助钝性膜分离技术的微创玻璃体手术,使晚期DR手术成功率提高至93.5%。该防治模式被原国家卫计委在全国推广。许迅领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发现无创眼内给药新方法,创新设计新药临床研究方案,引领中国眼科学临床研究走向国际:眼内注射给药存在安全风险。许迅教授团队筛选出能突破血眼屏障、靶向视网膜的生物穿膜肽CC12,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新型抗新生血管生物肽,通过CC12介导无创进入眼内。获9项发明专利与药企合作转化。作为我国眼科Ⅰ类生物新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总负责人,许迅创新设计临床试验方案,通过RCT证实,使之成为国际上眼内注射给药频次最少、相关感染风险最低的生物新药。该药在中国上市并直接进入美国Ⅲ期临床试验,许迅担任此国际研究核心专家。
三、发现青少年人群近视流行病学特征,建立筛查关键技术,实施户外活动干预研究,创建近视防治“上海方案”:近视是广受关注的健康难题。许迅教授等发现近视流行病学及眼底早期病理改变特征,推进防近关口前移,建立4-18岁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首创裸眼视力联合非散瞳电脑验光筛查关键技术,解决了大规模筛查的瓶颈问题,被国家卫健委等作为全国近视调查规范重要依据,应用覆盖百万儿童青少年,被纳入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长效实施。并进一步实施近视干预循证研究,2年终期结果显示干预组近视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许迅教授医术卓越、品德高尚,先后荣获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他注重人才培养,具有学术影响力,培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等26人次,带领团队曾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培养了百余位优秀的眼科硕博士人才。他培育临床眼科和公共卫生医防融合团队,打造眼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和防盲治盲作出重要贡献。
主要学术成就
一、从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型防治体系,牵头制订《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规范》,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和上海卫生计生委的肯定和推广,正在应用于全国。
二、在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连续资助下,创建了国内首个眼科新药临床试验评价平台,已负责评价4项国际、16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接受11个国家/地区80家医院,共计760万张影像资料,占到我国眼科领域新药及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工作的40%。
三、在“985工程”三期转化医学平台样本库建设项目资助下,建立了国内首个眼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生物样本库,占地面积达350m2,现已收集5万例眼病患者全血、玻璃体、房水、增殖膜、唾液等临床样本,每年新增样本数0.5万例。
四、通过牵头实施上海市第三轮、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为百万名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和“青少年户外活动干预大规模试点”,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成熟的适用于大规模儿童近视筛查、转诊、干预、建档、随访和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以及创建了一批近视干预示范学校、试点学校近视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为全国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奠定了必要基础,初步建设成为先进的近视防控“医、教、研、防”综合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技术支持和项目委托单位之一。所在团队牵头制定了《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663-2020)。
五、许迅教授是中国第一个1类新药康柏西普在全球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的核心顾问,同时也是该药国内III期临床试验总PI、临床转化研究主要牵头人,目前担任1项国际、10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总PI,并牵头1项眼科新药真实世界多中心大样本登记研究。
六、建立了眼科生物肽筛选研究平台,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筛选出一系列全新的具有抑制新生血管、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的小分子多肽,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0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其中一项成果转化。
许迅教授是国际防盲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国际黄斑协会成员,担任大会主席并主办了3届国际视网膜研讨会暨中国眼底病论坛,并担任主席和主办2019年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年会,作为项目牵头人协办国家卫计委2018一带一路眼底病规范化诊疗培训等项目。现为Acta ophthalmologica编委,中华眼科杂志和中华眼底杂志副总编,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和中华眼视光杂志副主编,以及国家多本眼科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图:许迅教授带领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团队
积极投身公益
2015年,许迅团队通过综述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可降低50%近视发生的风险。因此,2016年起,他牵头开展多次调研,开展家长讲座38场,最终获上海市卫健委和市教委支持,在上海8个区24所小学开展户外活动干预试点。研发了可穿戴儿童腕表客观监测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确保干预实施质量。组织编写户外活动教材和开展活动组织设计培训。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学校学生近视新发率明显下降。目前正推进“家校-社区联动”智慧精准综合干预模式。
为同步更广泛地宣传科学预防理念,倡导父母和孩子走进户外,让青少年尽可能沐浴在阳光下,帮助预防近视的发生,许迅带领团队发起“目”浴阳光健康促进公益行动,突破以往传统宣教模式,广泛吸取NGO组织和爱心企业资源,通过系列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使行动逐渐引发公益品牌效应,掀起了健康促进新风尚。
至今,牵头举办了像户外活动嘉年华、动物/植物大搜索、眼底世界大搜索、户外护眼音乐节、护眼星球历险记等大型线下公园绿地活动,以及草木贴画等多场线上创意作品征集活动。线下活动报名微信链接发布后达到“秒抢”速度、几分钟内满额。创作家喻户晓的“大眼仔”护眼吉祥物。注册“目”浴阳光logo商标。组织编创全国首支《爱眼歌》和《非接触眼保健操》,其中《非接触眼保健操》登上微博热搜榜,关注人次达1.3亿。创作了《打败近视小怪兽》、《近视的秘密》等系列科普教育课程课件、MG动画、微电影以及首个眼健康大眼仔微信表情包,编写《快乐的大眼睛》等分级护眼读本,制作《大眼仔电台》系列音频故事。通过移动电视、公交站牌、地标建筑和公众人物等多渠道开展宣教,据不完全统计,宣传覆盖范围超过10亿人次。逐步建立了可供分享和广泛利用的科普资源库。
鉴于“目”浴阳光行动的立意和影响,2017年获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科普项目资助,并被采纳为全国爱眼日主题口号推广全国。曾被评为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十大青年公益项目”,获2018年团市委志愿者服务大赛金奖,2019年市卫健委优秀志愿组织和2020年建设新时代健康上海示范案例等。2017年世界视觉日和2018、2019年爱眼日期间国际防盲网站连续播报“目”浴阳光活动。
图:参加“‘目’浴阳光 预防近视“健康促进活动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吴杨奖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截至2020年,先后有433位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荣获该项殊荣。
吴杨奖创立26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秉承吴阶平院士和保罗·杨森博士两位医药学巨匠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对鼓励我国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学科领域努力进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在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带领下,吴杨奖评审注重科学创新,更具科学性、公正性、前瞻性,使得吴杨奖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
第二十一届吴杨奖获奖名单